徐衛民簡曆
徐衛民,男,漢族,1952年12月生,江蘇張家港人,1968年9月參加工作,198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文化、清華大學EMBA,高級經濟師。現任江蘇東渡紡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乐动买球平台
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江蘇省紡織協會副會長。
徐衛民1993年進入張家港針織總廠(東渡集團前身),憑借過人的魄力和膽識、獨特的經營管理手段和創新思維,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完善內部經營管理機製,通過三個五年計劃,把針織總廠由一家排名末位、瀕臨破產的老企業發展成為集服裝、麵料、品牌、研發為一體的大型紡織科、工、貿企業集團。目前公司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製造業百強企業之一,連續六年位列中國針織行業前三甲。
2001年、2003年被評為張家港市勞動模範,2004年被聘為張家港市專家谘詢團成員,2005年被評為江蘇省推動紡織服裝行業集群發展公眾人物,2007年被評為"中國紡織行業勞動模範",2008年作為紡織服裝企業代表,先後三次全過程參加由國務院有關領導、部門主持召開的"紡織工業調整及振興規劃"三年發展綱要的起草、修訂會議。
近年來,徐衛民帶領東渡集團不斷結構調整、創新謀劃合力拓展發展空間,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打造"總部、研發、品牌機構和高科技麵料製造業在張家港本土,國際貿易、財務結算中心在新加坡,製造基地分布在國內外多個區域,銷售市場在美國、歐亞、日本"的國際化發展新格局。
江蘇東渡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國際布局情況
東渡紡織集團是集織造、染整、繡花、印花、製衣、水洗一條龍的大型紡織企業集團。目前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單位,國際紡織製造商聯合會會員單位,獲"中國紡織行業百強"、"中國針織行業十強"、"工信部工業企業質量標杆"、"江蘇省服裝出口基地"、"海關分類管理等級A類企業"等稱號。
一、實行"3331"戰略,推進市場國際化布局
集團自1999年轉製以來,緊緊圍繞紡織主業,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優化出口區域。公司在保有日本市場的同時,不斷加大對美國、澳大利亞、歐洲的出口力度,與Carter陣、Bonds、Polo、Adidas等客戶建立合作共贏機製,逐漸形成了"3331"--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市場各占1/3,歐洲市場為重要補充的市場格局。
二、實行"過江跨海"戰略,加速產業國際化布局
公司為降低勞動力成本,完善東渡紡織全產業鏈,將生產工廠逐步向蘇中及蘇北拓展,先後在南通如皋、宿遷泗陽建設5家服裝加工廠。與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越南、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建立戰略性貿易夥伴關係,合作建辦貿易、投資、財務結算中心,增強了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降低了采購成本和流轉過程中的財務成本,抵禦金融風險和化解貿易危機的能力顯著增強。設立境外(獨資、合作)生產工廠12家,通過並購、參股、控股等手段,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加速推進"產業化轉移",推進生產基地外擴,集團分別在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新建生產加工廠,爭取一切機會,加快對外合作以滿足集團貿易擴張需要,降低勞動力成本。柬埔寨獨資工廠一期已投產數年,二期工程2015年9月底開始服裝生產。
三、實行品牌引領戰略,推動產品國際化布局
公司加快"引進來、走出去"步伐。集團依托多年童裝生產經驗,與外國客商聯動,快速推進產業提升,著力加大ODM向OEM轉變力度,結合"互聯網+"戰略,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精益化管理手段為支撐,健全設計研發體係。目前,澳大利亞BONDS集團已將研發、設備、製造項目落戶東渡並正常運行,美國童裝品牌Gymboree指定東渡為其設計童裝款式。同時,集團著力讓自主品牌走出國門,搶占國際市場份額。FIFFY嬰童裝在馬來西亞獲評"金牛獎",公司生態童裝品牌"伊思貝得"、麵料品牌"DongYuan"已分別出口澳大利亞、美國、日本、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家。截至目前,兩品牌出口份額同比增長15%和10%,銷售勢頭良好。
經過多年發展,東渡集團已形成"研發、麵料、設計、品牌、利潤中心在張家港本土,貿易、投資中心在新加坡,製造中心輻射國內外,銷售渠道以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歐盟為主"的國際化產業格局。接下來,集團將立足本土,展望全球,加快轉型提升力度,將產業鏈延伸至更高端的產業設計層麵,加速國外銷售渠道鋪設,在後金融危機時代贏得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