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法律服務

對外投資與貿易

六大機遇有利中國企業“走出去”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藍皮書主編王輝耀介紹,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好轉、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對外投資審批政策的全麵鬆綁以及企業國際化經驗的長期積累,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將進一步加快,目前中國企業國際化正麵臨六大機遇,企業國際化將開啟一個全新紀元。

 機遇一:歐美發達國家經濟複蘇步伐加快,全球投資企穩回升,為中國企業國際化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2013~2014年,世界經濟繼續溫和複蘇,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動力明顯增強,經濟形勢進一步好轉。根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的數據,2013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流入規模呈恢複性增長,流入量從2012年的1.33萬億美元上升到1.4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9%。王輝耀認為,良好的全球經濟複蘇勢頭與企穩回升的投資形勢為中國企業國際化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必將促進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

 機遇二: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為中國企業國際化提供強勁的內部支撐。2013年,中國GDP總量達到9.18萬億美元,外彙儲備在2013年增加了逾5000億美元,餘額累計近4萬億美元,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2013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累計達4.63萬億元,同比增長57%。企穩的經濟、巨額的外彙儲備以及日益國際化的人民幣為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支撐。

 機遇三:“走出去”成為深化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的重要舉措,為中國企業國際化指明了戰略方向。十八屆三中全會將“走出去”作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的重要舉措之一列入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進一步明確了“走出去”的發展戰略,鼓勵企業及個人擴大對外直接投資,這為中國企業與個人對外直接投資指明了發展方向,將進一步促進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加速。

 機遇四:對外直接投資審批與管理製度改革加快,進一步消除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審批障礙。2014年,國家發改委與商務部等部門根據國務院《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對投資審批權限進行了削減。2014年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次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除少數另有規定外,境外投資一律實行備案製,新修訂的目錄實施後將極大地促進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

 機遇五:中國企業已積累了一定的國際化經驗,具備了大規模國際化的條件與能力。王輝耀說,中國企業經過多年的市場磨煉,已經具備了“走出去”的條件與能力。從中國企業整體看,中國企業過去對外直接投資熱衷能源資源的傳統驅動形式正在發生轉變,目前逐步形成了能源資源驅動、市場驅動、技術驅動等多種投資驅動格局,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涉足國外高科技領域投資,追求高附加值投資。部分中國企業在對外投資策略、操作財技、風險防範及跨文化整合方麵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其他企業提供了借鑒。

 機遇六:“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海外拓展的新機會。2013年9月與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中亞四國與印度尼西亞時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對有意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的中國企業提供了新的曆史機遇。

     該智庫29日發布的國內首部《中國企業國際化報告(2014)》藍皮書稱,2014年將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重要分水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有望首次超過外商來華投資。(信息來源:一財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