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ld乐动官网

intertextile 破圈記 | “娃衣”市場知多少

  從以搪膠、樹脂等材質為主的潮玩,到由飯圈“出圈”的棉花娃娃,“個性經濟”與“粉絲經濟”催生的兩大小眾卻潛力無限的玩具/玩偶市場,正在成為資本探索的新焦點。而由此衍生的以紡織材料製作的適用於潮玩/棉花娃娃的服裝、配飾市場,也呈現不容小覷的趨勢。
  
  近兩年,intertextile觀眾預登記係統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跨界潮玩買家的身影,泡泡瑪特等潮玩買家更是有到場采購娃衣印花麵料以及精致的輔料產品。“娃衣”裏的娃娃主要代指BJD球型關節人偶等人型娃娃,這裏,為便於總結,將所有玩具用紡織服裝、服飾統稱為“娃衣”。
     
  “娃衣”市場知多少?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原裝、換裝的潮玩“娃衣”
  
  01
  
  從1990年左右在中國香港和日本發源,到21世紀初期在中國內陸傳播,再到如今的全民潮玩新時代,互聯網推動的大娛樂化社會背景下,潮玩市場規模及影響力不斷擴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潮流玩具市場規模2015年僅為63億元,2019年已經增長至207億元,2015年-2019年複合增長率達34.6%,預期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63億元,未來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潮玩消費的核心市場之一,且圍繞潮玩開發的周邊產品、IP聯名市場規模也在逐漸擴大中。
     
  除了主體的PVC、搪膠、樹脂、黏土等材質外,用於體現潮玩造型的服裝不乏紡織材質,從潮玩自帶服裝,到搭配或單獨售賣的變裝、換裝套裝,是激發玩家、尤其是女性玩家興趣的一大利器。精致昂貴的BJD娃娃,嘻哈、街頭元素玩偶手辦換裝……一頂迷你鴨舌帽,一對編織兔耳朵,一套帥氣牛仔服,或一款華麗禮服裙,都可以帶給潮玩玩家以新的驚喜。
     
  一件或一套適合潮玩的服裝、配飾,淘寶上搜索幾元、十幾元起的有,高端工作室上萬的定製款也有,款式多樣豐富,對熱衷換裝的玩家,或已經集齊係列潮玩、購買欲依舊蠢蠢欲動的玩家而言,都是不小的誘惑。更為關鍵的是,目前潮玩服裝市場還未形成完整、完善產業鏈,從麵料開發、花型定製、款式設計到印染後整理等環節,供需間仍處於不平衡狀態。
  
  泡泡瑪特采購負責人曾經在intertextile參觀時表示:娃衣的麵料采購和服裝的麵料采購有很大區別,最主要就是色澤構成,其次是無需考慮實用性,追求更加多樣化的風格,麵料可具備主題性,此外,需要的輔料可能更多。目前選購娃衣麵料的最大問題是很難找到能在小麵積上完成清晰的數碼印、定位印和立體印供應商。
     
  加速“破圈”的棉花娃娃
  
  02
  
  隨著飯圈文化在國內盛行,粉絲經濟爆發出越來越巨大的影響力,2018年《偶像練習生》火爆後,棉花娃娃在國內掀起了不小的風潮,並呈現從飯圈走出的“破圈”趨勢,棉花娃娃與“娃衣”也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以偶像明星為原型製作的棉花娃娃,定價上漲空間則非常大,入手一百元賣出四五千的棉花娃娃比比皆是,而一些比較頂級的棉花娃娃(尤其是明星翻拍的娃娃)二手市場甚至能夠炒出數萬元的“天價”。
     
  與娃娃相匹配的娃衣利潤空間更高,且預測市場規模更大。娃友們養一隻娃娃買幾套甚至幾十、上百套衣服並不稀奇。一套娃衣的材料、用工成本或許僅一二十元,但價格卻可能超過裸娃,利潤率也遠遠高於傳統服裝行業。且娃衣更新速度比棉花娃娃更快,不斷出現新的造型圖,刺激著粉絲玩家持續收集新的娃衣。很多“養娃大戶”常常擁有一櫃子或一麵牆的娃娃。除了衣服還要搭配不同的配飾。這也足以表明“養娃人”的氪金實力。
     
  如同小眾設計師品牌發展初期麵臨的相同問題,用料少、麵料起訂量低、且對麵料品質、樣式及做工有著高要求的娃衣,也急需尋求更為高性價比、服務更為到位的穩定麵料供應商及生產供應鏈,無論是純手工製作,還是與能夠承接娃衣生產的工廠合作,從源頭解決麵料、輔料等原材料問題,或是讓這個產業繼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intertextile展萬千麵輔料展商中,有多少,已經接觸這一市場呢?且等開展,去往現場一探究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