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01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工業節能監察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月起施行。
《辦法》明確了工業節能監察的含義和職責分工、實施主體和內容、實施程序、處置措施等,旨在規範工業節能監察,促進企業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此外,《辦法》對重點用能企業的工業節能監察還包括下列內容:完成年度工業節能目標情況;執行能源管理崗位設立和能源管理負責人聘任、培訓製度情況;執行能源利用狀況報告製度情況;建立和實施能源管理體係情況、測量管理體係情況;開展能源計量審查情況;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重點用能企業其他需要開展工業節能監察的事項。《辦法》還明確被監察單位有涉嫌違反節能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國家標準的強製性規定行為的處理措施。
02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近日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聚焦製造業、農業等10大應用重點領域,突破100種以上機器人創新應用技術及解決方案,推廣200個以上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創新應用模式和顯著應用成效的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打造一批“機器人+”應用標杆企業,建設一批應用體驗中心和試驗驗證中心。推動各行業、各地方結合行業發展階段和區域發展特色,開展“機器人+”應用創新實踐。搭建國際國內交流平台,形成全麵推進機器人應用的濃厚氛圍。
《方案》提出,開發專業化、定製化的解決方案和軟硬件產品,積累模型庫、工藝軟件包等經驗知識,深度融合機器人控製軟件和集成應用係統,推動在紡織、建材等已形成較大規模應用的行業等關鍵環節應用。
03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綱要》提出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質量整體水平進一步全麵提高,中國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人民群眾質量獲得感、滿意度明顯增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質量強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產業質量競爭力持續增強,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水平顯著提升,品牌建設取得更大進展,質量基礎設施更加現代高效,質量治理體係更加完善。到2035年,質量強國建設基礎更加牢固,先進質量文化蔚然成風,質量和品牌綜合實力達到更高水平。
《綱要》要求從從增強質量發展創新動能、樹立質量發展綠色導向、強化質量發展利民惠民三個方麵推動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
數據
01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4038.5億元,比上年下降4.0%。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1個行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19個行業下降,1個行業由虧轉盈。其中,紡織業下降17.8%,紡織服裝、服飾業下降6.3%,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下降8.7%。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792.3億元,比上年增長3.0%;股份製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610.9億元,下降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039.6億元,下降9.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6638.4億元,下降7.2%。
02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1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1%,比上月上升3.1個百分點,升至臨界點以上,製造業景氣水平明顯回升。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2.3%,比上月上升4.0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8.6%和47.2%,比上月上升2.2和2.5個百分點,均低於臨界點。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新訂單指數高於臨界點,生產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低於臨界點。新訂單指數為50.9%,比上月上升7.0個百分點。
03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2年四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7%,比上年同期下降1.7個百分點,比上季度回升0.1個百分點。分主要行業看,四季度,紡織業為76.2%,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為76.0%,通用設備製造業為79.3%,專用設備製造業為77.5%,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為79.0%。分門類看,四季度,製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5.8%,下降1.8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產能利用率為74.0%,下降1.4個百分點。2022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6%,比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
動態
01
大生集團
江蘇大生集團申請的“粗紗機壓掌”“一種細紗機導紗裝置”兩項實用新型專利近日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
“粗紗機壓掌”包括進紗管、壓撐杆、壓撐臂、壓撐板和過紗管。該新型專利中設置的過紗管以及壓撐板上設置的第一導向麵和第二導向麵極大地減少了粗紗與壓掌摩擦產生的毛羽,改善了車間的生產環境,同時可避免毛羽附著在傳動係統上,影響傳動係統的正常運行,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半製品的質量。
“一種細紗機導紗裝置”底座上依次設置有倒紗塊、第一定位輪和第二定位輪。該新型專利通過安裝的倒紗塊、定位輪與定位杆,當紗穿過導紗孔的內部時,根據紗的直徑大小,使定位輪可利用倒紗塊移動,對定位輪之間的距離進行調整,對紗進行限位,使紗在傳送時不易偏移;通過設置的彈簧杆及輪座,可在夾塊對打結的紗線進行攔截,從而提高了紗線的質量。
02
精功科技
2022年度浙江省首台(套)裝備名單近日發布。其中,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JCTX300E型千噸級碳纖維生產線”獲國內首台(套)裝備稱號。
精功科技通過不斷創新,突破預氧化爐、高低溫碳化爐、收放絲係統等核心設備的技術壁壘,實現碳纖維整線生產裝備和係統的全國產化,成功研製出了“JCTX300E型千噸級碳纖維生產線”,該裝備填補了國內高性能碳纖維裝備的空白,縮小了我國碳纖維產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國內碳纖維生產品質和效率,並有效降低產業生產成本。同時,該項目對提高複合材料構件的各項性能,提高加工效率,提高複合材料製品生產品質,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碳纖維新材料行業發展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03
青島環球
青島環球集團日前舉行新年首次發貨儀式。在賽特環球機械(青島)公司幹部職工的熱烈歡送下,承載著粗細聯係統、筒紗智能包裝線及智能倉儲物流係統等產品的貨車緩緩駛出工廠,奔赴海內外客戶。
據介紹,從農曆正月初七開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賽特環球產品將陸續發往山東魏橋以及孟加拉國、越南、美國等國海外客戶。
2023年是賽特環球的產品年,賽特環球總經理趙傳福表示,“以客戶為中心”就是要用精益化理念打造讓客戶信賴的“精品”,用“工程師精神”研發滿足適應新時代客戶轉型升級需求的新產品,持續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幫助客戶獲得成功,讓客戶滿意。
04
聖源地毯
在青海省西寧市聖源地毯集團公司的生產車間裏,轟鳴的機器聲此起彼伏,一張張製作精美的地毯讓人目不暇接。
“2022年,公司實現年銷售額7315萬元,累計出口568萬美元。目前,訂單已排至今年2月底,員工們正在加足馬力設計、生產。”青海聖源地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薛婷介紹道。
2022年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青海聖源地毯集團有限公司結合本地的資源優勢和企業的發展實際,不斷探索采取個性化、定製化生產,符合時代要求的轉型之路。薛婷介紹,依托企業現有的全產業鏈布局,公司目前已成功上線數字化係統。這一係統連通了市場端、客戶端和生產端,力求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定製設計和切割地毯,並不斷縮短定製周期,提高配送速度,以契合當下的消費特征和市場需求,促進藏毯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名單
01
文化和旅遊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近日公布了“非遺工坊典型案例”。此次公布的66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涉及紡染織繡、食品製作、雕刻塑造等多類非遺項目。共有26個涉及紡染織繡的“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分布在河北、山西、黑龍江、山東、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包括“讚皇土布:好手藝帶領婦女就業增收”“雪梅繡坊:一針一線繡出小康”“藏毯:編織就業增收幸福毯”“西秦刺繡:巧手繡出鄉村幸福生活”“柯爾克孜族刺繡:‘繡’出錦繡前景”等。
02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日前印發通知,公布了2022年度全國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應用示範方向和推進機構名單。同時要求各推進機構牽頭做好組織協調,推動建立整機(係統)和基礎產品互動發展、產業鏈上下遊協作通暢的新機製新模式,引導屬地參與企業加強產業鏈協作創新,認真做好“一條龍”應用示範各項工作。此次名單中涉及16個項目,其中,中複神鷹碳纖維有限公司參與的“高端碳纖維及航空預浸料”項目進入名單。
















